和陈月容两位佳人相陪,一时间秦汉也觉得好生有趣。

可却不曾想到朝廷之中竟然有人追到了这越州来。

“太子殿下!”

只看来人风尘仆仆,一脸的饱经风霜,很显然是星夜赶路所导致。

秦汉一见到此人,顿时一愣。

“李纯?你怎么从内阁里出来了!你可是大学士……”

将李纯放在了中书省处理日常事务,而将费云义放在了尚书省,替皇帝披红票拟。

两人分工不同,但却效率出奇的高。

当李纯出现在秦汉面前时,他自然是吃了一惊。

“太子殿下,您快看看这些奏报吧。”

说着,就看李纯着急的从自己的褡裢里掏出几十个奏折来。

李纯既然千里迢迢来到越州,就说明这些奏折之中的内容十万火急,如若不是如此,李纯随便派一个人快马送信来即可,如今却是亲来。

当秦汉打开这第一封奏折的时候,不禁一愣。

“你说什么?民众集体北迁?”

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!”

万万不曾想到,大周的动荡屡次出现,虽然不是第一次出现,可是大周的子民生活,过的远远要比赵国要好上不少。

那赵国所在之地几乎都是苦寒之地,赵国之民众也是民风彪悍,生活也远远不如大周的百姓们精致。

更何况秦汉自从魂穿了之后还进行了不少改革,对很多地方都减少了赋税,按道理来说大周的子民绝对看不上在赵国生活的日子。

既然看不上,又为何会北迁?!

“据说是新科举制给闹的,北地那边,本来就是世家大族比较多,而且世家大族的垄断力度也很高,他们在当地就如同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,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孙们全都是上家族的族学。”

“察举制在北方也颇为盛行的,故而这些人受益很大,但是……”

秦汉最为好奇的是,科举制是对底层最好的一种制度,因为其公平。

可是这些身处在北地的学子们,尤其是那些底层老百姓家里头的孩子,他们既然可以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,这难道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?

怎么会跟着这些世家大族一起北迁?

“听说是

章节目录